“阳光交易”打破“潜规则”
华龙网讯 (记者 胡顺涛 实习生 程 浩)重庆联交所昨日发布消息称,今年4月至7月,我市进行的司法拍卖成交增值率达到7%。在全国司法拍卖实践中,重庆是第一个实现标的增值的地区。
“暗箱操作、恶意串标、围标,甚至黑恶势力参与司法拍卖,是当前全国一些地区司法拍卖中客观存在的现象。”重庆联交所负责人称,这样的结果是:司法拍卖标的不断流标,流标后不断降价。以重庆为例,过去由于人为干扰,司法拍卖流标率接近90%,实际成交值都在评估值的70%以下,最低仅达到20%-30%。流标一次,下一次拍卖价就自动下降20%,从而进入“恶性循环”。而一旦有买家拍下,转手便可高价卖出赚取暴利。
为“医治”这一“顽疾”,重庆开全国先河进行改革,于今年4月1日,将全市所有涉讼资产全部纳入联交所,进行阳光交易。
新规实施短短4个月,重庆就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成绩单:截至7月31日,联交所已刊登公告项目244宗,到期项目219宗,首次拍卖成交率为43.61%,二次拍卖成交率为49.62%,已成交项目平均增值率为7%,较之前大为改观。
重庆缘何能打破司法拍卖的“潜规则”呢?
“进入联交所交易之前,最大问题是竞买人信息泄漏。”重庆高院相关负责人说,而因为法院和拍卖机构都掌握了竞买人信息,即便出现泄密现象,也难以追究责任。
涉讼资产进入联交所后,由联交所统一提供司法拍卖场地、发布拍卖信息并代拍卖机构与竞买人签订竞买协议,“具体标的信息只由项目经理一人知晓,即使是法院和联交所领导也不能过问”。这一来,如果有拍卖信息泄露,责任人追究就非常清楚。
如今,重庆司法拍卖的成功实践,已在全国引起关注。“重庆联交所负责人称,包括北京、上海、广东等地的纪委、法院或产权交易机构均到重庆学习,拟借鉴推广。